亚马逊产品运营
亚马逊产品上架到热卖全流程攻略(适合新手和低价位商品)
今天这篇文章如何把一个产品从零到热卖的全流程运作,此流程供亚马逊跨境路上的伙伴们参考,此篇文章比较适合新手卖家和价位较低的商品运营,后面也会介绍中高运营流程。敬请关注。
亚马逊商品上架前准备:
调研市场,利润分析,采样,确定采购数量及库存规划,小批量产品库存打造,发货200以内为宜。
产品运营周期:1-2周
- 上架1-3天,货物调拨中,暂无流量,期间继续优化listing达到预期
- 上架第三天开始,货物到达运转中心,开启自动广告,适当引流打造(广告竞价中等即可,预算4美金/天)
- 上架后竞价根据市场均价和成本预期价调整,首先调整为市场均价低1美金左右开始打造,若第二天未出单,则降价0.3-0.5,仍不出单,第三天降至成本价(0利润)乃至以下。首先激活listing,出第一个订单(上架5天内)
- 产品出单了,稳定价格不变,若第二天仍有出单,但是只是零散少量出单或不出单,继续保持原价,第三天还是如此,则小幅度下调价格,刺激单量,稳定在每天3单左右,价格开始上调,小幅度涨价。
- 降价打造的同时注意库存,考虑库存是否足够支持继续打造,有起来的苗头则及时补货,若库存不足,可酌情考虑发一批红单+空派过去稳定库存
- 产品出单后,记得在收货3天后发邮件追评,做售后,同时请求评价记得按时索评,一般在产品收货7天以后开始发送,早上8点或晚23点?
- 上架第一周,销量激活,开始零散出单,则在上架后8-11天内,开始测评,产生第一个review。
- 自动广告开启一周后,4-11天,即第12天时,下载广告报告报表,筛选跑出来的大词,加入到手动广告中,开启手动广告(最好此时有评价),以后定期查看报告,一周至少查看两次,一周总结一次
- 12-14天,根据广告数据及转化、曝光、点击,结合竞争对手,分析listing,适时作出优化(穿插关键词、优化图片、五行、描述等),3天一个周期,若改后效果变差,考虑再改回来。
产品运营:3-4周
- 观察listing刷的review是否到位,着手刷上3条QA,完善listing
- 注意单量和价格分析,以2-3天为一个阶段进行价格调整,可以适当调低,金3退1打造,但整体需要呈上升趋势,预计在第五周结束打达到预期售价
- 广告竞价和预算适时调整竞价中高即可,预算5美金左右
- 观察销量趋势,控制库存,及时补货
- 完成日常运营工作,发索评售后邮件,注意时间,一般到货后两天发邮件,即发到3天前即可
- 每周三、周六查看广告数据,并于周六优化,每天查看市场行情、竞价等,每天注意查看所做产品的类目,观察竞争对手的动向。
产品运营:5-6周
- 优化广告,适当添加否定关键词,重心渐往手动广告推移,适当降低自动广告的预算和竞价,提高手动预算竞价
- 数据分析,小幅度优化listing图片,五行,注意穿插关键词
- 继续发邮件索评的情况下,着手考虑再上2-4个review,提前做好规划
- 做好日常数据分析,时刻关注市场动向,看是否有新品上市
- 单量稳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售价拉高利润率
- 注意库存,预留一个月的货物储备,保证产品不断货
- 单量稳定下来可以考虑通过促销、Coupon 等手段继续促进销量增长
产品运营:7-8周
- 深挖产品线,考虑上新计划,通过合并变体的方式促进销量增长
- 站内优化足够了的情况下,考虑站外引流促销–刷单刺激销量
- 考虑产品的升级改进增加商品独特性,打造自身卖点
- 做好日常运营工作,以及相应的产品防范措施,防止差评
评论信息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