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产品运营
亚马逊产品运营从上架到热卖全流程攻略(适合大规模和经验丰富运营人员)
此篇文章的运营流程比较适合较大规模的产品和经验丰富运营人员仅供参考。
前期准备:调研市场、利润分析、采样、做好预算、采购,适合大批量发货的产品、需要充足备货,最少200-500套
listing上架1-2周:
- 提前优化好listing,分析竞争对手,找到自身优势,图片做好(上架3天之内做好),价格定为市场均价略低1美金即可(结合利润率)
- 上架前三天做好刷单计划,第四天结合广告开始刷单(第一次计划约15单留1评价,一周刷完)
- 第四天(运营中心调拨可售)开启自动广告,并且竞价稍微高一些,引来流量。并且开始执行刷单计划,慢慢来,一天2-3单
- 产品开始出单,自然单量+刷单在第三天,即第二周(第8天)开始时可达到4-6单,同时在这三天内做刷QA计划,并执行,上3+QA
- 产品在第8天若单量达不到要求,即每天只有刷单而没有自然单,则可适当继续降价来刺激购买,若稳定出单且势头很好,可考虑价格上涨一些。(上涨期间若达到瓶颈,可降价拉高后再提上去,进3退1,整体呈上升趋势,直至达到预期目标)
- 产品出单后记得跟进售后,同时请求评价记得按时索评,一般在产品收货7天以后开始发送,注意每天的售后跟踪(注意区分自然单和刷单),同时注意review是否已经就位
- 上架后约第12天,即广告开启1周后,及时分析广告数据,提取其中大词(高曝光、高点击、有转化的词),并结合自己关键词分析工具做出的分析结果开启手动广告(最好此时有评价),默认竞价即可,以后定期查看报告,一周至少查看两次,一周总结一次(不相关,或变现很差的词加入否定关键词)
- 注意库存情况,根据出单情况,若仍有上升趋势的苗头,着手开始补货,若库存紧张可以考虑红单+空派发货
- 12-14天,根据广告数据及转化、曝光、点击,结合竞争对手,分析listing,适时作出优化(穿插关键词、优化图片、五行、描述等),3天一个周期,若改后效果变差,考虑再改回来
listing上架3-4周:
(每日工作做好,数据摘录,竞争对手跟踪,市场分析,类目深挖)
- 1-3天,根据广告情况调整竞价和预算,适当增减。跟进刷单和QA情况,同时开始制定第二波刷单计划(20单3评,一周刷完)
- 4-7天,分析广告继续添加入手动广告,同时观察出单情况,在单量稳定的情况下适当调整价格,进三退一,争取再第四周结束是达到心理预期售价
- 第8天开始执行第二个刷单计划,第四周结束时刷完,同时单量稳定达到8+。且售价达到预期售价
- 日常数据、广告分析,listing优化、售后等运营工作做好,处理好差评及邮件
- 关注库存情况,若单量已经稳定的情况下,保证要有1个月的库存(注意淡旺季不同库存,旺季是平时的1.5倍以上)
listing上架5-6周:
- 单量、排名渐趋稳定,价格也达到了一个上升瓶颈,稳定一下可以适当进行螺旋打造尝试继续拉高排名。通过促销、coupon、广告、站外等手段引流
- 索评工作做好,售后做好,尽可能增加review,跳出新品期,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
- 日常数据分析,小幅度优化listing
- 单量稳定了,适当继续加价测试顾客心理预期,拉高利润率
- 注库存规划,保证产品不断货
- 可以考虑拓深产品线,开发同类产品
listing上架7-8周:
- 深挖产品线,考虑上新款合并变体来刺激销量增长
- 运用站外手段引流,可以测评或者发红人贴引流,刺激销量拉高排名
- 可以考虑再次刷单刺激排名,待时间足够,可以考虑报deal提高销量
- 产品可以考虑更新,或者做出差评点的升级改进(包装、赠品)
- 处理好日常运营工作,广告记得分析,适当降低自动预算,主推手动广告打造
评论信息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